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 第51章

3.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3.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9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国际社会应该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国家来发号施令。联合国宪章是公认的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没有这些国际社会共同制定、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则,世界最终将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多边机构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平台,也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基本框架,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理应得到维护。多边主义离不开联合国,离不开国际法,也离不开各国合作。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要坚持原则,规则一旦确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不是对立对抗的理由,而是合作的动力。要尊重和包容差异,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如果走对立对抗的歧路,无论是搞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理念,坚持互尊互谅,通过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抛弃垄断发展优势的片面做法,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要提倡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竞争,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

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95)坚定支持加强联合国作用。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支持联合国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联合国诞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中,寄托着全世界对共建和平、共享发展的崇高理想,也是各方为实现这一愿景而搭建起来的平台。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都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变化,一些威胁和挑战在增加,各方对联合国的期待也在上升,希望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联合国的地位同以前相比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各方应该思考如何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应坚定不移地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有为地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持之以恒地推进共同发展。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进行合理、必要改革,以更好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联合国安理会要发挥集体安全机制作用,常任理事国要作表率。搞单边主义和霸权必失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主持公道。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单边主义没有出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要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联合国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

第二,厉行法治。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

第三,促进合作。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成立的初衷,也是联合国宪章重要宗旨。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做的是,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第四,聚焦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联合国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可视成果为导向,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特别是要以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把应对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作为联合国工作优先方向,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视促进和保护生存权和发展权。

(96)参与并引领二十国集团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就推动二十国集团合作、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二〇〇八年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二十国集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国际经济事务进行充分协商的重要平台、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在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影响和作用举足轻重,也身处应对风险挑战、开拓增长空间的最前沿。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二十国集团要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展示战略视野,确保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发展。

面对重大突出问题,二十国集团有责任发挥领导作用,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巩固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应该继续加强二十国集团机制建设,确保合作延续和深入。广纳良言,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二十国集团工作更具包容性,更好回应各国人民诉求。

二十国集团成员汇聚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近百分之九十。各成员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利益差异和观点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弘扬伙伴精神,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态度,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大国之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符合自身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战役中,二十国集团再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稳定和恢复经济。二十国集团要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发挥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实现更加包容的发展。

(97)积极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开拓者,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对促进亚太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各领域合作,一直是亚太区域合作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或主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倡导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引领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想,坚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指明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指引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畅,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第一,坚持开放包容。亚太地区要继续领风气之先,坚决维护和平稳定,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坚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毫不动摇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继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早日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中国欢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签署,也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推动自由开放贸易的同时,经济技术合作也不能放松。要继续落实亚太经合组织高质量增长战略和包容行动议程,照顾发展中成员关切,特别关注妇女等群体面临的特殊困难,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增长。

第二,坚持创新增长。要主动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本地区人力资源广、技术底子好、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打造竞争新优势,为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开辟新可能。要全面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要完善经济治理,努力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第三,坚持互联互通。要继续推进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畅通人员、货物、资金、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实现亚太地区无缝联接。要促进各方发展规划和互联互通倡议彼此对接,形成合力。中方将同各方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亚太互联互通建设搭建更广阔平台,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劲动力。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要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不断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做大亚太合作蛋糕,实现共同繁荣。要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推进务实合作,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维护亚太合作正确方向,让亚太经合组织行稳致远。

(98)推动金砖合作机制发展。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中国高度重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或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就金砖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积极推动金砖合作走深走实,不断为金砖合作的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砖国家携手同行,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新亮点。金砖国家探索进取,谋求共同发展;务实为先,推进互利合作;敢于担当,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金砖国家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三条重要启示,强调金砖国家不搞一言堂,凡事大家商量着来;金砖国家不是碌碌无为的清谈馆,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动队;金砖国家从发起之初便以“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为准则,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股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砖国家要发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合作伙伴精神,朝着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前进,构建金砖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多元文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四大伙伴关系”,扩大和巩固金砖国家“朋友圈”。

着眼金砖合作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点希望:深化金砖合作,助推五国经济增加动力;勇担金砖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发挥金砖作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金砖影响,构建广泛伙伴关系。这为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提供了战略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共同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创新和工业化合作,联手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得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砖国家应该在团结合作历程中携手奋进,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谋求开放创新的发展前景,促进互学互鉴的人文交流。深入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不断打造合作成果,助力五国经济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99)改革完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治理机制和架构。国际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基石。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让世贸组织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让世贸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关键是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贸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而不是推倒重来。“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的重要基石。这一原则不能否定,否则将动摇多边贸易体制的根基。要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要坚持各方广泛协商,循序推进,不搞一言堂。

面对未来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挑战,不但要确保金融安全网资源充足,也要让国际金融架构的代表性更加合理,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现实格局。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国际上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亚投行应该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为亚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秉承开放包容的区域主义,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积极参与,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多边主义,同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相互补充、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

应该聚焦共同发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勇于开拓创新,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创造最佳实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

新开发银行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推动下达成的金砖合作旗舰项目,也是首个总部落户我国的国际金融机构。中方积极参与并引领新开发银行筹建工作,二〇一四年七月,金砖国家签署成立新开发银行的协议。二〇一五年七月,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在中方支持下,新开发银行成立以来运营和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边金融机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