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 第38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却已出现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过快下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这方面要有总体规划,对全国进行指导,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

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力量。要加快处置“僵尸企业”。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要持之以恒抓,勇于砍掉病树。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要制定退出实施办法,在债务处置、土地利用、职工安置、税费优惠、工商注销等方面作出更具可操作性的安排。要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提升大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要搞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实数据、摸清家底。

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党中央对提升制造业质量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作了部署,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抓好落实。要加快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制造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我国科技攻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重点、政策。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要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发展,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要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机制,鼓励设立多层次、市场化的创新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有大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要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支持,把首台首套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要在产业界、科技界提倡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学风,避免浮夸和急功近利倾向。要重视引进人才,提供适当的工作生活条件。

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高成本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要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过高的社保缴费率,稳定缴费方式。要发挥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要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要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改进电网成本监管,降低电价。要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降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铁路等收费,降低物流成本。要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避免因成本过快上涨影响竞争力。

注释:

[1].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