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作家艺术家体会文章摘编 > 第66章

做一名修德炼艺的文艺工作者

做一名修德炼艺的文艺工作者

作家◎顾久

几千年人类文明史走到今天,令人兴奋也令人无奈:科学技术交通市场等使人类的生存更自如、物质更丰裕,但也使地球变小了,变脏了,还使人群间的沟壑变大了,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地球村”里的“战国时代”。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步入当下,令人鼓舞也令人忧虑: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了,但贫富差距变大了,灵魂空虚了,社会矛盾尖锐了,费孝通先生诘问:中国人“富了以后怎么办”?我们就处于这个大时代。文艺工作者是做“以文化人”工作的,是为七尺之躯注入灵魂、彰显价值的,我们理所当然要有灵魂、有价值。

文艺工作者怎样做才有灵魂、有价值呢?“德艺双馨”是个比较好的概括。

“德”这个词似乎路人皆知,那究竟什么是德呢?我以为是一套使自己与别人、个人与社会,乃至国家与国家得以融洽相处的行为和观念。人类就靠这套东西,才能抱团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将心比心: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所以要谦让。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不喜欢。所以不要强加。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希望得到尊重、信任、谅解、帮助,就要主动地去尊重信任谅解帮助别人。有人称之为“拟他性同理心”。我以为,这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道德中人与人相处的准则。那么,个人与社会如何相处呢?我以为与前者类似,对时代、社会、政策等等,也需要尊重、信任、谅解和帮助。时代也好、社会也好,都有其必然性,也都不可能完美。在这个时代,以更民主、理性、和平、渐进的态度去推进历史的再进步,让我们这一代活得充实,让下一代活得更好。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

至于“艺”,在我生命旅程中,总有些文艺作品能够使我能更好地认识世界、陶冶性情、振作精神。我的生命、精神,都与这些作品息息相关。幼年时代的中国民间故事、《安徒生童话》等,至少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善良、勤劳、正直。青年时代的《红楼梦》《红岩》,至少让我懂得了爱情的美好、英雄的伟大、理想的崇高……改革开放了,中国走上一条与世界同步的现代化道路,祖国迅速强大,人民快速富裕,这一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们及其作品,也难免打上这个历史的烙印,不少文艺工作者沉溺于当下和利益,能让人感到美好、伟大、崇高的作品却不多。

我们必然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我们肯定还要向更美好的未来努力。未来的社会是怎样的呢?一方面要把几千年中华传统中那些敬畏自然、和谐人际、充盈心灵的好东西保存下来、传给后人,这样中国人才叫中国人。另一方面要把全人类的好东西都吸收过来、海纳百川,这样中国人才能与世偕行,融入世界乃至引领世界。这是一项复杂困难而长期的、需要智慧和奋力的伟业。每一代人,当然也包括文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打造一个令全世界尊重的国家。我相信,贵州的文艺工作者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以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去为之努力,做一个德艺双馨的人。

(作者系贵州省文联主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